时事纵横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时事纵横 > 正文

时事周报(6月9日至6月15日)

发布日期:2025-06-17 作者: 来源: 点击:

1.《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对外公布

据新华社6月9日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意见强调,要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重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逐步提高优质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提高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多渠道增加公建托位供给,推动普惠托育纳入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体系。

2.52项档案文献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6月9日,国家档案局发布了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52项档案文献入选。《何尊等五组周代有铭青铜器》《里耶秦简》《银雀山汉墓竹简》历史悠久;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百团大战档案》《台湾义勇队档案》《“重庆大轰炸”档案》等5项档案涉及这一主题;反映党史、新中国史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全省政权组织档案(1940—1950)》《苏皖边区地方民主政权档案》《新中国首个汽车工业基地建设档案》《红旗渠水利工程档案》等红色档案文献入选。此外,还包括金元时期道教档案、元代佛教档案、明代科举档案和清代以来涉及重要历史、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方志舆图、重大工程建设、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档案。载体上,既有纸质,也有金文、石刻、简牍和雕版版片等。至此,《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入选项目达250项。

3.中国科学家在《自然·机器智能》上露了一“手”

6月9日,中国科研人员研制的智能灵巧手因首次实现类人水平的自适应抓取,登上了国际期刊《自然·机器智能》。这项突破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共同取得:在灵巧手掌面70%的面积上集成了高分辨率触觉感知,使机器人的智能与交互能力迈上新台阶。这只灵巧手的一大亮点是能根据触觉反馈,实时调整动作,能根据接触面的不同,自如地用小指抓取乒乓球、单手同时抓起垒球和高尔夫球,姿势与人类拿球类似。这一研究首次实现了机器人灵巧手的精准抓取,为理解智能提供了新视角,并将极大拓展机器人在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4.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

6月9日至10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贸易代表格里尔在英国伦敦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双方进行了坦诚、深入的对话,就各自关心的经贸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措施框架达成原则一致,就解决双方彼此经贸关切取得新进展。何立峰表示,下一步,双方要按照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和要求,进一步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中方重申,双方应相向而行,言必行、行必果,拿出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和切实履行共识的努力行动,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对话成果,继续保持沟通对话,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行稳致远,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5.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通电话

6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通电话。习近平强调,中韩应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变乱交织的地区和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确定性。要加强各层级各领域交流,增进战略互信;要密切双边合作和多边协调,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确保全球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要深化人文交流,加深相互理解,夯实民意基础,让中韩友好在两国人民心中扎根;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把牢双边关系大方向,确保中韩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6.王毅向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全球主题活动发表视频致辞

6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以视频方式向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全球主题活动发表致辞。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人文国际交流合作,这是中国为促进文明对话作出的重要努力。中方主张从三方面促进文明对话。一是做文明平等的捍卫者;二是做文明交流的践行者;三是做文明进步的促进者。

2024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等83个国家提出的决议,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

7.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合肥举行

6月10日,以“汇聚网络正能量 引领时代新风尚”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合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与会嘉宾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发展趋势、改进创新工作,推动网络文明蓬勃发展。

8.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奖牌正式发布

6月10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奖牌正式发布,奖牌取名“同心跃”,设计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脉搏、中华文化底蕴与全运历史传承。竞技体育项目奖牌重354.5克,一面正中上方的会徽由代表粤港澳三地的花瓣交叠扭转形成同心礼花,下方牡丹花托举而上,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依托祖国的坚实后盾蓬勃发展,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另一面中间的吉祥物中华白海豚手举火炬,周围浪涛造型的数字“15”将全运会届别与体育精神的传承结合。群众赛事活动奖牌重232克,一面刻有会徽和运动会名称,另一面则是吉祥物中华白海豚浮雕及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彰显“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理念。奖牌挂扣采用了港珠澳大桥的同心结造型,寓意三地同心、紧密团结、共同发展。奖牌边缘特意设计了66道纹路,代表全国运动会已走过了66年历程。奖牌绶带以“三花映牡丹”为纹样,左右对称印有会徽、运动会举办地和时间。

9.我国发布全球首个深海海山数字化智能系统

据新华社6月10日消息,在2025年世界海洋日及联合国海洋大会期间,我国正式发布全球首个深海海山数字化智能系统并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由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联合之江实验室等单位共同研发的这一系统,是我国在深海领域发布的全球首个数字化公共科技产品。这一系统填补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深海领域的应用空白,将推动深海发展进入数智化时代,助力我国在深海技术创新、空间治理领域跃居引领地位。这一系统是深海领域的重要科技突破,也是我国贯彻落实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具体行动。

10.习近平同刚果(布)总统萨苏分别向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致贺信

6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刚果(布)总统萨苏分别向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强调,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国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以中国大市场为非洲等全球南方伙伴提供新动能。中国愿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同时为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出口提供更多便利。中国愿同非方深入落实“十大伙伴行动”,加强绿色产业、电子商务和支付、科技、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合作,深化安全、金融、法治等领域合作,推动中非合作高质量发展。

11.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扩展至55国

6月12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自即日起,印度尼西亚公民可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捷来华,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国。目前,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英国等55国人员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确定日期及座位的联程客票,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或地区,可从北京、上海等24个省(区、市)60个开放口岸中的任一口岸免签入境,并在规定区域停留活动不超过10天。停留期间可从事旅游、商务、访问、探亲等活动,工作、学习、新闻采访等需事先批准的活动仍应办妥签证。

12.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6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陈云同志的一生是伟大、光荣的一生,他树立的崇高精神风范、创造的丰富领导经验、总结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永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认真学习运用,结合实际发扬光大,在新时代新征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13.我国新增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据人民日报6月14日消息,国家文物局近日完成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10家单位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至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评定65家,分布在21个省份。新评定的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山西省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蒙古自治区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浙江省上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安徽省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山东省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河南省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湖北省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四川省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陕西省秦咸阳城咸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新评定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与早期王朝国家形成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过程,突出体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中华民族精神追求。

14.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

6月15日,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致辞。王沪宁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无法割断我们的血脉亲情,谁也不能阻挡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民族兴,国家强,两岸同胞会更好。我们要把握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民族复兴的同行者、两岸和平的捍卫者,共谋祖国统一大业,共创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先生率台湾青年出席。他在论坛大会上致辞表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期望。两岸中国人同根同源的自然情感无法阻断,两岸民间的交流往来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