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网2025”行动正式启动
据新华社3月24日消息,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工作办公室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2025年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工作,启动“天网2025”行动。其中,国家监委牵头开展职务犯罪境外追赃挽损专项行动,公安部开展“猎狐”专项行动,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公安部开展预防、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赃款专项行动,中央组织部会同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抓好“裸官”任职岗位管理、公职人员因私出国(境)违规问题治理等工作。
2.博鳌亚洲论坛举行
3月25日至28日,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通过50多场内容丰富的活动,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名各界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思路与举措,为促进经济增长、共创亚洲美好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发布《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指出,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发布《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5年度报告》,聚焦“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此项报告表明,亚洲国家继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基础上,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致力于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3.我国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4星
北京时间2025年3月26日23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二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是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主要用于为飞船、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为中、低轨道资源卫星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为航天器发射提供测控支持。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65次飞行。
4.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成功贯通
据新华社3月26日消息,在汕头湾海底68米深处,伴随着直径14.57米的“永平号”盾构机刀盘破岩而出,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隧道——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标志着连接汕头与汕尾的“黄金通道”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了国内外海底隧道建设多项纪录。
5.国台办网站新专栏 举报“台独”恶劣行径
3月26日,“‘台独’打手、帮凶迫害台湾同胞恶劣行径举报专栏”在国务院台办政府网站上线。专栏以游动浮窗形式设置在国务院台办网站首页。专栏还公布举报邮箱jubao@suremail.cn,为受打压迫害者,或了解相关线索的人士提供求助平台。近期,民进党当局频繁打压迫害政治异己和岛内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政党、团体、人士。某些“台独”组织、“台独”分子、公职人员、侧翼网红充当打手、帮凶,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6.新一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来了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这些标准与公众日常消费的乳制品、肉制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食品添加剂、消毒剂等密切相关。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
7.《巴黎协定》十周年之际中法发布联合声明
3月27日,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中国和法国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声明中提到,中法双方承诺,在多边框架内为当今时代重大挑战提供合适的应对方案。一些国家从科学共识上倒退、从多边机构退出,这只会让我们进一步坚定决心并加强行动。双方重申,在现有的最佳科学基础上,考虑各国不同国情,采取并加快集体行动。
8.习近平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
3月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习近平强调,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靠的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也离不开国际社会支持帮助,包括在华外资企业作出的贡献。改革开放使中国快速进入世界市场、大踏步赶上时代,重要一条就是积极利用外资。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带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促进了中国技术和管理进步,助推了中国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外资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联通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外资企业普遍得到丰厚回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互利共赢,也同中国人民结下深厚友谊。
9.2024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
交通运输部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3.3亿标箱,继续稳居世界第一;同期,在全球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我国分别占八席和六席。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港口的硬核实力,更成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